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研教改 > 厦门学习培训体会

厦门学习培训体会

2020年11月17日 08:56:08 访问量:307 作者:林雪芳

 

厦门学习培训体会

锦山五小  林雪芳

我很荣幸参加这次《全国中小学核心素养下教科研转型与项目统整课程、深度学习、课堂建构》高级研修班学习,培训会上,五位专家以鲜活的教学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,使我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,理论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。任勇局长的《研究让教育更精彩-名师成长的新境界》,李玉民老师的《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》,方元山教授的《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教育科研》,梁勇院长的《技术支持下的统整项目课程》,蔡稳良校长的《把学生推到舞台中央》都使我受益匪浅。现将自己几点收获,总结如下:

一、立德树人,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。

做为一名教师,我总认为我应该教会学生知识,教会学生学习,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。可对于思想教育,道德教育,这总认为是班主任的工作,或者是语文课的副业和升华。但几位专家的讲座,使我明白了,教师不仅仅是为了教书,更重要的是育人。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。是啊,我们每一个教师,都是平凡的,就是一个普通的人,过着最普通的生活,但又是身负重担的,因为我们双手托起的是国家的未来,民族的未来。几年后我们的国家就将会交到我们这批人的学生手里。他们是中国的未来!我们要使他们能经风雨、担重任。做为基础教育的实施者,我们必须做到立德树人:立德就是要立社会公德、家庭美德、职业道德;树人就是要树全面发展的人、身心健康的人、自食其力的人。

那我们的教育理念必须做出更新:我们要做唤醒学生道德良知、唤醒学生求知欲望、唤醒学生本真情怀的教育。让学生有健康的体魄、有梦想、能坚持梦想、为梦想实现而努力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。

也就是说:立德树人,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。

另外,我们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。从课堂来看,刚开始我上班时的教案上定的双基目标:即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,到课改后的三维目标:知识与能力,过程与方法,情感态度与价值观,再到今天的综合素养,核心素养。以语文教学为例,核心素养包括:语言建构与运用,思维发展与品质,文化传承与理解,审美鉴赏与创造。这样的改变,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,思想与行为也相应的发生改变。

从各学科均衡发展来看看,蔡稳良校长传递并解读了新时代教育评价深度改革的信息,首先从国家教育评价政策导向的变更,他解读了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发布的五项方案和意见。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》中指出:改革总体目标:5----10年内全国基本实现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,2035年教育评价体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具体内容: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,推进科学履行职责;改革学校评价,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;改革教师评价,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;改革学生评价,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;改革用人评价,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。还有其他几项方案,向我们传递了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的信息。当然,比如说体育将在中考中占100分,音乐、美术将占4060分,虽然现在还没有在我们这个地区实行,但这更多传递的是国家的一种教育思想,一种办学方向。

二、教育科研,成就师生的不二法门。

本次培训,有两位专家都讲了关于教育科研的内容:任勇局长总结了他自己的成长秘诀——学,思,研,行,著,这应该是所有学者型教师的成长秘诀,也应该是我,一个步入平台期的教师未来努力之路。而他对道、术的阐述更让人醍醐灌顶——道不正则术不明,术不明则道难行!有思想,有方法同样重要,我们应追求这种,术合于道,相得益彰的境界。而对术与道的追求的过程就是教育科研的过程。听完培训,使我明白了几个关键的问题。第一,我们为什么要搞教育科研?很多教师经常把自己当成是一个雇员,自己的工作是一种等价交换;大部分的老师在做着一种知识贩子的工作,美其名曰教书匠;而其实教师职业最高的一种境界是做一个研究型教师。我认识到教师只有参与教育科研,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,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。而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,最受益的是谁?当然是学生。所以,教学研究,成就老师,更能成就学生。

第二,我们应怎样搞教育科研? 中小学教师研究的选题应该直接来自一线教育教学实践,直面现实中的实际问题,选择的研究问题切实来自一线教育教学情景,是亟须解决的;题目的特点应该微小、具体,具有可行性,而不能一味地求大、求全。方元山教授重点提出:要改变教育科研“大、假、空”为“小、真、实”。“小”就是研究的问题要小,“真”就是研究的过程要真,“实”就是研究的成果要实。

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,任何教育研究方法都可以为一线教师开展研究所用。但具体方法的选择,必须依据研究的内容、研究者的能力来决定。考虑到教师研究的选题一般比较小而具体,所研究的问题一般是班级教育教学情境中的,或者几个班级场景中的,较为适用于大样本量的问卷、量表等则不大适合,而诸如观察、访谈、实验、测试、反思等方法则更具有信度和效度。反思应该成为教师开展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。结合教育教学原理和理论、他人的研究成果、自己的经验积累等,进行深入、全面的反思,开发缄默知识,变缄默知识为显性知识,总结实践性知识,对解决实际问题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,其作用非常明显。

参加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,我也认识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,是教育发展的需要,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,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。在以后的工作中,我们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和培训,消除浮躁心情,静下心来教学,潜下心来研究,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,使自己受益,更让自己的学生受益。

三、深度学习,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。

李玉民老师从深度学习方法,过程,内容,动机,记忆方式等等方面引领我们全方位认识了深度学习,使我深深震撼,特别是李老师提到的,新课改以后,我们真的是节节课必有小组学习,形式是有了,至于效果如何,真是一言难尽。不管是任勇局长的《步入新境做名师》,还是李老师的《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》都是在告诉我们做为一名教师,我们不应只停留在教什么的程度,更应该考虑的是怎么教(怎样设计好),为什么这么教(为什么这样设计好)?也就是做好教学研究,让学生深度学习。结合自己的工作,我想到,前几天,学校让各教研组申报小课题研究,我们总是考虑哪样的课题容易过关,通过这几天的学习,我想,我们的研也不应该只是形式,只是任务。我们应该也必须做点基于深度学习的研究,特别是小组学习中深度学习的研究。不管是为了自己,还是为了学生,为了教育。
    我从事的是小学语文教学,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,在课堂中,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深度学习,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所起的作用难以估量。通过多年来的语文实践和今天的培训,就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设计与策略,我做了一些思考:

1、调整深度学习角色意识

首先,我们应更多的考虑学生学什么,怎么学,而不是老师教什么。

另外,在语文课堂教学中,不管是听者还是说者 他们之间的角色是在不断地变化的。其本质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,从质疑到解惑的过程,是最终获得一致性认识的互动过程,活动是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,对语文课堂的深度学习起着关键作用。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听者说者的双重身份,因此,教师和学生之间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就会发生交流、协商、碰撞,让教师和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,有利于深度学习的形成。

2、从单一到多层, 形成深度学习场域效应

教师必须放下身段,走下至高无上的讲坛,以平等的身份,加入活动群中。尊重每一个学生,尊重他们不同的思维模式、思维的技巧,乃至求新求异。小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老师相比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的,但他们总归会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的。就从这个方面来讲,不存在对与错,也不存在高下之分。如果教师和学生有了平等的身份,对话的场域就能够逐步形成。在这个前提之下,师生就可以根据话题,进行不同的思考,说出不同的见解,碰撞出思维的火花。在民主平和的对话氛围中,师生们才会去发现、去创造。

语文课堂教学中,深度学习的对话场域的形成,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教师在课前必须备好课,深入钻研教材,读准、读懂、读透教材,千万要把教材读活,不能够读死,要根据具体的情况,仔细规划每节课内容。其次要精心设计问题,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去发现、去分析、去解决,让他们有兴趣的教学问题。问题的设置要有个度,难度不能过高,要让学生有话可说,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
最重要的是要把问题变成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。活动非常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,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,各抒己见,彼此对话,相互交流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文本,创设不同的对话情境,再根据对话不断创设出新的情境。这样,语文课堂教学就成为师生共同交流、共同提高、共同创造的过程,最终形成语文课堂深度学习。

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策略,必须依靠所有成员之间的彼此持续不断的联系和沟通,群体之间才能够达成相互维系的、共同的精神、文化价值与心理倾向。只有通过不断的互动对话来激发,才能维持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生命活力,提升师生的语文核心素养。

培训结束了,学习没有停止,潜移默化里,我感到心灵上得到的强烈感悟,恍然间,我发现自己收获的不是一星半点,而是满载而归。

 

 

编辑:傅小丽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喀喇沁教研网 特此声明。